微信小程序自1月9日发布以来,口碑反响经历了过山车。从最初的万众期待,到发布后几天的千家入驻,再到现在部分参与者的“粉转黑”,其实都是一个非常自然地过程,我们也不必大惊小怪。
张晓龙在2017微信公开课上正式宣布小程序1月9日上线之后,大家都在猜测小程序到底是什么,它会给行业带来怎样的冲击,同时,我们也看到,不少工程师摩拳擦掌,准备等小程序开放之后一展身手。随后,1月9日正式上线,一夜间涌现出数百个小程序。
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到,小程序上线后,最先知先觉的这部分人是互联网从业者,他们对这件事还是比较敏感的。虽然张晓龙曾强调,小程序并不依靠流量,也不是什么风口,但是仍然有相当一批人盯着这一时间节点,想要率先抢占“先机”。
这也是为什么在1月9日凌晨,第一批小程序上线之后,像京东等一批小程序虽然能够打开,但是进入之后并没有像APP同样的功能,甚至只是一个极其简陋的不可操作界面。这部分人只是想先占上这一入口,至于怎么做,做什么,还得再考虑考虑。这也是互联网思维的再一次体现,一个字,快,先搞出来再说,不完善可以后面慢慢迭代升级。
经过一周左右的测试,大部分业内人士对小程序都有了自己的见解,有人认为小程序简直要颠覆现有移动互联网格局,欣喜若狂,认为下一个千亿级市场即将来临,也有人在试用了一些小程序之后,对其嗤之以鼻,认为根本是被吹捧出来的一个大泡沫,实际并没有什么革命性价值,完全是APP的阉割版,不会替代APP的位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