微信通过订阅号、服务号把所有的自媒体人、商业实体连接到了微信上,但目前微信平台成就的是自媒体浮夸的繁荣,那些原来定位于提供服务的服务号却远没实现服务的功能,大多数时候它只是一个营销的工具。
在微信推出订阅号和服务号后,张小龙在2016年初提出要打造微信应用号,最初的开发理念是,关注一个应用号就相当于安装了一款APP。到2016年9月内测时,微信应用号变成了微信小程序。并且,为了不再重蹈公众号乱象的覆辙,小程序被扣上了规则“枷锁”。
这些规则包括,可以被分享——直接打开小程序后即可分享给给好友或微信群,但是不能分享到朋友圈。可以被搜索,但只能微信内部精准搜索,不能关联搜索。可以二维码扫码,但不可以手机微信二维码直接识别,即封锁了一切线上引流渠道。可以发现附近小程序,表明这是一个基于位置的线下服务需求。可以发布客服通知,但没有粉丝没有订阅也没有关注,意味着消息只能发给“客户”。
是否能通过“小程序”重构服务,将工具+产品+运营+服务链条走通,业内看法不一。
乐观的看法是,“小程序”将取代APP,腾讯借此进入到苹果、谷歌长期主导的应用领域。悲观的看法是,“小程序”成不了大气候,是封闭的反互联网精神的产物。互联网观察家方兴东在公开文章中写道:“不赋予第三方和用户充分自主权的平台都是伪平台,所谓的开放也是伪开放,不可能引发全球性爆发力。小程序就是如此,没有走出封闭帝国的心魔。”
事实上,对“小程序”前景的争议早就存在,腾讯也不是第一家试水的企业。百度曾在2013年推出过类似于小程序的“轻应用”,360也曾推出过“360轻应用开放平台”,但都没闹出什么大的响动。
微信小程序上线前,阿里巴巴支付宝版本的“小程序”就成为舆论热点。记者从蚂蚁金服了解到:“支付宝从2016年9月开始研发类似小程序的应用,虽然有了雏形但还在持续打磨中,还要观察市场对这类服务的接受程度。”可以肯定的是,如果微信小程序能成“气候”,阿里巴巴肯定会迅速跟进。